(通讯员:徐鸿雁、张靖松 摄影:黎秋羊)9月25日,“重返与超越:雷蒙·威廉斯诞辰一百周年暨文化研究的旅行”学术研讨会在伟德betvlctor文汇楼A段111报告厅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及伟德betvlctor共同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伟德国际BETVlCTOR网页等十余所国内高水平大学的35名学者齐聚于此,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出发,总结威廉斯研究的成就、探询威廉斯研究的新进路,以敏锐的思考共同纪念了这位英语世界中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
25日上午9时,会议开幕。开幕式由伟德betvlctor文艺学学科负责人裴亚莉主持,伟德betvlctor院长苏仲乐、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鲁太光致开幕辞。
苏仲乐院长首先回顾了雷蒙·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史、思想史上的代表著作及重要地位,特别指出他始终在文化研究领域当中所保有的左翼政治立场,并发掘了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特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为促进文化平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能够促进伟德betvlctor文艺学专业进一步发扬译介西方当代理论的优良传统,推进伟德betvlctor一流学科建设,更能促进国内威廉斯研究继续碰撞出更耀眼的思想火花。
程巍从自己前往西安的旅途中所思所想出发,结合美国学者J·M.布劳特的著作《殖民者的世界模式》,谈到“中心-边缘”视角下历史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旨在敦促研究者们在对西方学者进行研究的同时,时刻警惕其文本中所可能包含的“无意识”:即以自身为中心的叙述视角——惟其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西方理论研究、全球化的学术共同体中保持我们的独立性与特色。
鲁太光的致辞反思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陷入今天窘境的原因,同时殷切地企盼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够有更新颖的见地以及更优秀的成果出现,充分地肯定了此次会议在国内威廉斯研究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第一场会议由苏仲乐院长主持,鲁太光副所长担任评议人。程巍、王晓平、何卫华、石平萍、杨有庆相继发言。程巍通过“长时段”的考察方式,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历史主体”这一概念的内涵嬗变过程,指出雷蒙·威廉斯重塑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的重要意义。王晓平从威廉斯“三种文化”入手,提出我们在考察当今中国的文化现状时不能将之生搬硬套,批判地使用西方左派的研究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何卫华发表了主题为“雷蒙·威廉斯对’共同体’的再阐释及其现代意义”的讲话,他指出共同体是利维斯和威廉斯都倚重的重要概念,但威廉斯对自己老师利维斯使用过的共同体概念进行了重构,并为其注入了全新内容。石平萍从威廉斯的共同体概念入手,结合克里斯蒂娃对女性主义运动三阶段的划分,历时考察了共同体的文化性别维度,丰富了我们对共同体概念的认知。杨有庆谈及了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上的突出贡献,指出他的文化唯物主义摆脱并超越了传统的基础-上层建筑桎梏,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做出了创造性发展。
第二场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锦担任评议人。徐德林把命题放在了我们并不了解的领域中,包括利维斯和威廉斯、伊格尔顿对话间的往返性,每一个时段中,是批评还是继承,在英国语境中其实并不一样。张锦指出,“所以这也提示我们,不要以我们从新时期的接受来观视威廉斯和文化研究的全貌,这也是译介研究返归的一个有意思的思路。”毕晓运用罗兰·巴尔特神话学的概念,讨论了神话系统的广告学,从电视广告到网络广告,它是如何发生神话学的语义变化。胡亮宇的报告内容很多,他抓住“意象”一词,梳理了科技和媒介的关系,分析了威廉斯意义上的功能主义媒介观。李超则把教学实践放到讨论中,每一次阅读威廉斯的著作都是一次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威廉斯和新人之间的交流,他把论述放在“作为现在的过去”的思考中,来讨论威廉斯的各种著作。评议人张锦指出,这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一个报告。李超把教学实践放到讨论中,每一次阅读威廉斯的著作都是一次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威廉斯和新人之间的交流,他把论述放在“作为现在的过去”的思考中,来讨论威廉斯的各种著作。
承接上午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会议下半场在25日下午继续进行。第三场会议由伟德betvlctor赵文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何卫华担任评议人。萧莎、沈若然、郭美君对威廉斯的重要理论及概念进行了讨论。萧莎从语言、阶级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勾连,文本的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实际上是文本的渗透,其背后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交织,这一探索不仅可以帮我们理解雷蒙威廉斯的建构,同样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沈若然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威廉斯之前的英国文化研究先驱对于种族问题的论述相对比较少。欧阳月姣深入细致地讨论了威廉斯的悲剧观念,并对悲剧概念、激进政治和政治行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议人何卫华指出,这种谱系学方向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跳出束缚,达到祛魅的效果。韩芸华则对威廉斯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这部重要著作进行了细读,并对几个文化概念进行剖析,这对重返威廉斯非常重要。最后,何卫华老师指出,为何要重返威廉斯?为何要超越威廉斯?重返是因为威廉斯本人的重要概念、观念和命题,因为威廉斯话语的相关性。超越则是让威廉斯跨越文化、时间和空间,和我们的现实相勾连。这组发言展示的不仅是威廉斯话语的旺盛生命力,同样表明作为中国文化研究学者,在威廉斯意义上的长期革命道路上早已迈出坚实的步伐。
第四场会议由伟德betvlctor陈越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徐德林担任评议人。本组发言主题集中,讨论内容均围绕情感结构。但几位学者各有所偏重,更多地集中于词义上的考辨,如“structure of feeling”的翻译问题。几位老师对此提出回到英文语境的方法以供参照。黄佩映和李杭洋均对概念进行辨析:对于“structure of feeling”而言,比较流行的译法均为“情感结构”,同时也思考了“感受结构”、“感知结构”等译法的问题。另外,骈曼则回到小说中去探讨威廉斯情感结构的源头,这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学术界倾向于外部研究,但从小说内部研究的确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那么,文化研究如何将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结合起来的确值得思考。此外,叶青和李明辉侧重于讨论情感结构这个概念在威廉斯《乡村与城市》中的运用。评议人徐德林指出,“如果我们从福柯意义上知识考古的角度来看的话,威廉斯的情感结构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要理解威廉斯及其概念,需要回溯威廉斯自身思想的变化。”徐德林总结到,我们不妨以“乡村与城市”为方法,拒绝对“乡愁叙事”进行简单的是非判断,应当认识到其背后的复杂意识和社会经济现状,但也应当避免落入威廉斯的陷阱,也就是把乡愁叙事建构为另一首唱给乡村的挽歌,尤其是在城市中产阶级享有乡村话语支配权的形势下,对他们而言,浪漫的田园梦与其说是对不合理的现实城乡关系的质疑和挑战,毋宁说是以乡村之名寻求安全而不失优雅的抚慰。威廉斯的情感结构,仍然是一个希望的资源。
最后一组发言,由伟德betvlctor霍炬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陈雷担任评议人。本组讨论均以威廉斯作为工具或方法或者一种问题意识,探讨更广泛的问题。斯维提出,悲哀剧与古希腊的悲剧并不是一个概念。评议人陈雷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悲哀剧是市民社会的悲剧,而古希腊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剧,这二者之间有着共通点。王健则从威廉斯出发来谈论伊格尔顿。评议人陈雷以对话的方式对该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在与王健的讨论中提出了疑问,即阅读和社会批评这两种东西是不是一种矛盾?从阅读中获取资源补充社会批评,那回归阅读能不能解决理论的不足呢?孙文刚讨论的是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及人类学的发展,从这个体系中可以看出和威廉斯理论的相似之处。对此陈雷指出,威廉斯面对的文学传统,是一个带有精英色彩的文学传统。只有对英国的阶级分层才能理解他的理论出发点。
分组讨论结束后,本次会议落下帷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徐德林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结。首先,徐德林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诚挚地向苏仲乐院长及会务组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感谢,正是因为各位老师的精心安排,不仅让与会代表有了温馨怡人的场所,更是激发了与会代表交流的欲望。同时,徐德林向来自全国各地参会的人员表示感谢,在疫情背景下,大家能够来参会是对雷蒙威廉斯的热爱、对文化研究的热爱。徐德林说道,“今天这场会议用外文所所长程巍老师的话说就是‘华山论剑’,参会人员作为平等的共同体,也是向威廉斯致敬的一种方式。各位发言内容丰富,既有对理论的勘究,也有对文本的详细分析。”徐德林指出,今天这个会议举行的原因有二:首先就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非常引人瞩目的,70年代以来,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异军突起,除了威廉斯之外,还有伊格尔顿、汤普森等,他们贡献出一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理论著作,使英国一跃而成为可以与欧陆的德国、法国抗衡的国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出发,举办这场会议表明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值得我们关注。其次,当下中国需要像威廉斯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既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任务,也是一项特殊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在关于现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批评家中,威廉斯是最有特色的学者之一。在威廉斯看来,现代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已经终结,资本主义已经不是早期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识形态了,因而要从根本上推翻。举办这次会议是因为我们需要有一点对这方面的思考。最后,徐德林再次对与会人员以及伟德betvlctor表示感谢。
本次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立论新颖,论证缜密,材料翔实,从不同角度勾勒出雷蒙·威廉斯的思想轮廓,有助于继续深入推进国内威廉斯研究,并指出现有威廉斯研究中的缺漏与不足,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也彰显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伟德betvlctor在当代西方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风采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