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云龙飞)2021年11月15日至11月19日,伟德betvlctor第221场至第226场博士研究生报告顺利举行。来自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汉语国际教育的6名博士研究生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伟德betvlctor各年级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认真聆听了报告。以下是博士报告的简要内容:
2021年11月16日,第221场博士学术报告以《语音层次理论的中国化述论》为题,由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谷少华主讲。谷少华首先介绍了题目的背景,由语音层次定义的争议入手,指出了“层次”的定义;其次梳理了文白异读、旁读、训读、自身音变、扩散音变断阶与语音层次的密切关联,指出它们是中国化的语音层次理论;最后,他指出汉语方言音系的共时面貌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综合的、复杂的,增加了层次辨别上的困难。
2021年11月16日,第222场博士学术报告以《山西方言的两字组连读调》为题,由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高晓慧主讲。首先,高晓慧从调类数量、连调类型、变调情况、调类合流、变调类型、是否出现新调值、变调率这七个方面逐次介绍山西方言连读调的情况。其次,她讲述了山西方言连读调的特点,山西方言连读调具有连读调比较复杂、过渡地带方言点连调情况趋繁或趋简、变调前后舒促一致的特点。最后,报告认为从连读调情况来看,调类合并、声调系统简化是山西方言声调演变的大趋势。
2021年11月16日,第223场博士学术报告以《三十年来山西屯留方言的几点变化》为题,由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长江主讲。张长江立足于屯留城关麟绛镇方言,先是将屯留方言三十年来的面貌划分为老派、中派和新派三个时期;进而考察了屯留方言中声母、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十年来的演变;最后得出结论:屯留方言三十年来发生的演变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及晋方言整体演变规律共同影响下的结果。
2021年11月19日,第224场学术报告会以《李泽厚美感积淀说与遗传学》为题,由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普明主讲。首先,王普明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从上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的观点,引入李泽厚前期美感反映论。其次,他指出前期美感反映论的三个命题“美是物的社会性”“美感是美的反映”“社会性是看不见的”,并探讨这三者的内在矛盾。接着,他提到了国外对遗传学的研究,介绍了李泽厚以拉马克“用尽废退”假说为依据提出的“积淀说”,它是作为解释美感的根源。他认为,李泽厚后期的“积淀说”观点,在现代遗传学视野下不能完全成立。
2021年11月19日,第225场学术报告会以《S省国际中文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018——2020)》为题,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崔淼主讲。崔淼介绍了调研问卷资料收集中采用的方法,即嵌入式的混合方法。紧接着,她介绍了2018年12月到2020年4月期间 S 省国际中文专兼职师资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薪资待遇、职业态度等情况。研究中发现了专职教师行政工作承担率过高,薪资待遇较低,职业发展态度消极等问题,随后她指出,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源的困境,人事制度的掣肘,压缩成本的需要,兼职教师合法性的争议。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她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如拓展生源渠道,优化人事制度,保障资金支持,完善法律法规等。
2021年11月19日,第226场学术报告会以《陕南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的声调》为题,由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庄佳主讲。首先,庄佳介绍了陕南地区的中原官话秦陇片分布图,分析了地理环境、人口移民等基本信息。接着,她选取了其中的六个单元点,将声调分为单字调、两字组连读调和双音节词调进行调查。其次,她总结声调变化的原因,是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她还总结了声调存在的差异。最后她通过方言的内部比较及与秦陇片、川黔片的外部比较,对三个声调系统之间关系进行考察,分析了其声调接触的特征及变化。
附:第227场到231场博士报告时间安排
时间 |
地点 |
专业 |
报告人 |
题目 |
11月22日(周一)下午 2:30 |
文渊楼 1508 |
中国古代文学 |
汪雯雯 |
篇章转句与诗境生成——论陶渊明诗歌的“转势”效应 |
11月22日(周一)下午 2:30 |
文渊楼 1508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庞琦昕 |
被湮没的西北联大 |
11月26日(周五)下午 2:30 |
文渊楼 1310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刘飞 |
文学评介的变迁与文艺政策的调整——以延安时期《阿Q正传》的评介为中心 |
11月26日(周五)下午 2:30 |
文渊楼 1310 |
汉语言文字学 |
周雅青 |
戴君仁文字构造理论研究 |
11月26日(周五)下午 2:30 |
文渊楼 1310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冉思尧 |
张力与界限:萧军在延安下乡事件再考察 |